解决这一题目的技术是基于缩短散热系统和机柜间的气流路径的原则的。这种方法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是公道的。房间已经按这种方法进行规划时,可以用多种方法对机柜进行辅助散热。不幸的是,对高密度机柜部门的事先了解通常很难做到。因此,很多用户无法采用这种方案。
4.全房间制冷:为机房内每个机柜提供能够为期望达到的功率峰值提供电力和散热的能力。这种功能可以通过治理系统如APC的ISXManager自动完成。散热能力和回流能力利用率不高的机柜的散热能力可以让四周的其它机柜使用。
从概念上讲,这是最简朴的解决方案,但从未实现过,由于数据中央每个机柜的功率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种解决方案的结果会造成极大的铺张和极高的本钱。这种规则合用于新设备的应用。数据中央功率密度不断的攀升,是制冷题目越来越显得凸起。
2.分散负载:为整个机房提供机柜负载均匀值,提供电力和散热的能力,同时将负载超过均匀值的机柜中的负载分散到多个机柜中。此外,每个机柜的整体机柜功率密度超过6kW的数据中央进行设计需要极复杂的工程设计和分析。幸运的是,1U服务器和刀片服务器不需要同时安装在统一个机柜中,可以分散配置在多个机柜中。该系统的枢纽运行原则就是通过封锁热道来控制TI设备排出的所有热空气,然后立刻用一个基于机架的空调系统对这些热空气进行冷却。当引进较新的IT设备时,其功耗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这种功能的自动实现就显得十分重要。 系统包含了机柜的一个热通道/冷通道布局。在一般的数据中央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应用高密度机柜的方法,因此常常会有相邻机柜的散热能力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
当一个专门的高密度区被确定后,用户可以这个区域采用专门的高密度技术,以便为该区域提供可猜测的功率和散热密度。通过将设备分散安装在多个机柜中,任何一个机柜都可以不超出设计的功率密度,因此散热机能是可猜测的。 这种解决方案在实践中常常被采用但很少有文字记实。必需用隔板封填充这些空间,防止散热机能降低。
请留意在多个机柜中分散配置设备会使机柜内有相称大的未被利用的垂直空间。根据这种规则,紧邻的几个机柜未被充分利用的散热能力可以用于对一个机柜的设备进行散热,这就使得该机柜的功率密度峰值可以超过房间均匀散热功率值。这种方法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些机柜的功耗能低于设计的均匀值。这些方法包括:
1.安装特制的(栅格局)地板砖或风扇增强CRAC对机柜的冷空气供给。
这种方法需要对高密度机柜部门以及将这些机柜隔离到一个特定区域的能力提前有所了解,在这些特约情况下能够达到最佳的空间利用率。这一系统的机能完全不依靠场地而且地板不垫高的情况下也可安装使有。
3.安装专门的机柜或机架式散热设备直接为机柜提供所需的散热能力。控制热空气再加上较短的气流路径使得系统能够为很高的功率密度进行冷却,同时使得系统体现出高效率。
通常这种方案需要事先对安装进行规划,以便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利用辅助散热设备。
3.辅助散热:为整个机房提供机柜负载均匀值,提供电力和散热的能力,使用辅助散热设备为功率密度超过机柜设计的均匀值的机柜提供所需的散热能力。
描述了一种有效的规则的实例,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实施。
这是在今天的数据中央采用高密度设备最常用的解决方案。
2.安装特制的回流治理或风扇从机柜中排出热空气,使机器排出的热空气回流到CRAC。可以通过机柜级监控功耗来确定和遵从这些规则。本文具体讲述超高密度机柜和刀片服务器冷却的策略和方法。
1.基于规则的散热能力转借:为整个机房提供机柜负载均匀值,提供电力和散热的能力,通过采用一些规则答应高密度机柜借用临近的利用率高的冷却能力。象”不要让高密度机柜相互挨在一起“这样的简朴规则就会起到一些有益的效果,用户还可以采用一些更复杂的规则,使机柜能够为两倍于设计的均匀功率值提供可靠和可猜测的散热能力。
5.设定专门的高密度区:为整个机房提供机柜负载均匀值,提供电力和散热的能力,在房间内设定一个有限的专门的区域提供强散热能力,将高密度机柜限制在这一区域内。当功率密度超过每个机柜10kW时,气流的不可猜测性成了主要题目。